CSR@天下 U20社團 CSR@天下
地球的心聲 該上車了!歡迎搭乘 世界保衛號 U20國際青年論壇

計畫緣起

年輕人只會上網抱怨、上街抗議?其實除了示威,他們更有滿滿的創意與實踐理想的行動力。CSR@天下將這群未滿30歲、關心環境、社會議題的熱血青年稱為「Unique 20,U20」世代,藉由U20國際青年論壇,希望讓他們與政府、企業家進行跨世代對話、攜手讓世界共好。

關鍵影響力

論壇徵件100投件

選出17組青年團隊參與培訓

U20國際青年論壇 700人參與

U20青年行動系列報導,累計10萬人次瀏覽

社群企劃 #U20BeyondStage 瀏覽量突破5.8

FB社團U20地球青世代永續交流版,現在近500加入、持續溝通議題

2020精華影片

2021最新文章

2020精華文章

聽見「地球的新聲」

工作坊培訓導師&評審

鄭涵睿
台大財務金融學士、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 MBA,關注創新創業管理與永續資源管理,期待台灣能孕育更多以商業力量解決社會、環境問題的卓越人才與企業。

鄭涵睿

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黃之揚
黃之揚與夥伴們所組成的熱血團隊「RE-THINK」的淨灘團隊,吸引超過3萬人爭先加入「撿垃圾」行列,累積至今,他發起的RE-THINK已為臺灣行撿超過10萬公斤的垃圾。

黃之揚

「RE-THINK 重新思考」創辦人

王國雄
成真咖啡是由前王品副董王國雄在2015年所創辦的社會企業,致力於培育咖啡人才,也固定捐出獲利50%在非洲建造水井、為當地人提供潔淨水源。

王國雄

成真社會企業董事長

林藝
從大學開始,號召超過萬名網友參與淨灘活動、彩妝二手拍、草地免費市集,等環保活動,以行動守護環境,讓台灣變得更美麗。

林藝

《寶島淨鄉團》創辦人

巫彥德
關注都市貧窮問題,喜歡2件事,相信2件事,喜歡玩沙,喜歡玩各種電腦遊戲然後半途而廢,信更多人理解社會貧窮面,彼此合作與整合,是人類精神文化進步的關鍵之一。

巫彥德

人生百味共同發起人之一

陳潔如
2012年創立全球第一家社企型的BIM技術服務團隊,2018打造若水AI數據處理服務事業部,讓身障者成為數位工作者,實踐 Tech for Good 的理想與願景。

陳潔如

若水國際執行長

劉安婷
台中長大的台灣囝仔,為「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簡稱TFT)創辦人。於2013年創辦TFT, 期待透過專業培訓及偏鄉教育現場的浸潤,讓多元人才用生命影響孩子...

劉安婷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何采桑
因為看見教育的力量,因而選擇在大學畢業就加入Teach For Taiwan。曾擔任過組織的營運管理部總監,確保組織的發展能兼顧成長與穩固;現為影響力發展總監...

何采桑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影響力發展總監

陳家祥
陳家祥除了在企業溝通及公共事務有超過25年的資歷,在CSR與永續發展也深耕近20年。她在萊雅建立了多個超過10年以上的CSR專案...

陳家祥

台灣萊雅(L'Oréal Taiwan)企業溝通、永續發展暨公共事務部總監

汪用和
畢業於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台大EMBA商學組碩士。媒體經歷豐富,所製作與主持之節目曾入圍金鐘獎。助鴻海教育基金會獲得「亞洲企業商會」頒贈...

汪用和

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惠萍
從人文領域進入綠色產業的社會志業家。相信在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自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後,便投身創業並持續倡議公民電廠...

陳惠萍

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凱翔
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2015 年創立 One-Forty,專注於東南亞移工的教育,打破移工的貧窮惡性循環,並為移工自身與家人甚至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

陳凱翔

One-Forty 創辦人

吳琬瑜
畢業於東吳社會系、社會學研究所、台大EMBA商學組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所訪問學人。2000年擔任天下雜誌群第三本雜誌《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創刊總編輯...

吳琬瑜

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兼內容長

黃昭勇
曾獲兩岸新聞報導獎、現代財經新聞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聯合報系正向改變獎,相信只要建立「讓每一個為建立公平而美好社會提出行動方案的組織或個人...

黃昭勇

CSR@天下總編輯

鄭宇茹
從企業內部實踐永續到成為寫永續故事的人,相信企業或人的存在目的不只是賺錢,而是與社會、環境共好。...

鄭宇茹

CSR@天下資深記者

徵件FAQ

A:目前論壇預計將在10月2日(六)舉辦,議程細節與講者仍在確認中。
A:第一階段審核將由天下頻道資深研發長兼總主筆、CSR頻道總監、記者群,以書面審核方式篩選,通過篩選的青年需準備8分鐘內的簡報提案,並保留8/7(六)、8/14(六)的時間參加培訓工作坊,於工作坊發表簡報並與培訓導師交流;第二階段的審核將在8/21(六)安排決選評審會,請報名青年準備8分鐘內的簡報提案,並邀請相關領域之專業人士,一同評分審核。
A:兩大主題將各選出三位(組)青年代表上台分享提案,需要請入選青年事先準備簡報。
A:論壇預計兩個主題各錄取三位(組)青年代表,而論壇當天將會有報名名額限制。
A:這次的徵件初衷是希望看到青年過去行動方案的成果和影響力,天下雜誌不會做為商業行為使用,但因為論壇發表為公開演講場合,如果有智慧財產權或著作權的考量,建議斟酌於簡報中露出資訊。
A:以主題:逆轉氣候變遷、減緩社會不平等,將青年講者分成兩組,等到該組講者演講完畢,會有一起討論的階段。
A:只要有報名論壇,台下的來賓都可以全程參與的。
A:評選標準依提案的內容特性評分:
  • 發展潛力(45%):計劃詳實且面向多元,有向外拓展的可能性。
  • 影響力(20%):發起行動後,造成的質化與量化影響力。
  • 創新創意(20%):運用了哪些不同以往,與其他人不一樣的觀點與做法。
  • 目標明確性(15%):想解決的問題、想行動的原因清楚明瞭。
  • 評審持續邀約中,並將隨時更新在網路上。
A:今年論壇針對新創團隊改為邀請制,若為青年新創團隊,歡迎來信到csr@cw.com.tw,向我們介紹你們的團隊,主辦單位屆時將視情況邀約團隊至現場擺攤或上台演講。
A:新創公司之定義為:已完成公司/非營利組織登記之組織。若是新創公司創辦人不能直接投件參賽,但歡迎來信csr@cw.com.tw,附上組織基本的介紹、期待解決的問題、已發起過的專案、預計的規劃,會由天下雜誌評估邀約擔任論壇講者、在論壇現場設計攤位。
A:若投件者非新創公司創辦人,為組織成員(例如:專案經理)且年紀符合,可循一般參賽管道徵件參加工作坊與決選。同時,希望參賽者能強調自己為何想加入新創公司,以及自己在公司的主要貢獻為何。會有這樣的區別,是因為認為成立組織和在組織中推動專案的難度不同,為讓徵件更公平,因此才會採創辦人邀請制,組織成員徵件制的方式。例如:去年TWYCC是由國際合作部來參賽,而非理事長或創辦人來代表整個組織參賽。
A:徵件報名表本身可以用英文填寫提交。待下一階段報告分享時,簡報仍需以中文呈現,但口頭報告可以用英文表達。
A:目前確認08/07(六)、08/14(六)的工作坊將以線上會議方式進行,將透過企業參訪影音介紹若水國際、綠藤生機辦公室,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涵睿、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以及所有工作坊培訓導師都將以線上方式進行演講與互動,參與青年仍然可透過線上會議向導師們提問與交流。而08/21(六)評選決選會、10/02(六)U20國際青年論壇將視疫情狀態調整,屆時會視情況公布,一切以參與者健康、安全為第一優先。

※ 基於誠信原則,參加評選資料回覆應本於事實填寫,若事後經查證有違反該原則者,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入選資格。
若您有任何問題,請來信簡述疑問並留下聯繫方式,《天下雜誌》群活動企劃小組將盡速回電。聯絡方式﹕郭小姐:0905-824-536、cw_event@cw.com.tw / 李小姐:0928-094-237、jodielee@cw.com.tw